COP30观察:中国绿色计划加速重建世界低碳未来

当地时间11月10日,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(COP30)在巴西贝伦开幕。 亚马逊流域城市几天前成为巴西首都,凸显了该国对气候变化的关注。 巴西总统卢拉抵达巴西时,选择了一辆中国汽车公司比亚迪生产的黑色SUV。该车是该公司专门为此次会议打造的全新电动车型。与传统汽油车相比,电动汽车被视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力量。 比亚迪的巴西工厂组装汽车。资料来源:路透社。 与往年不同的是,这次大会选择了比亚迪、长城等中国品牌的电动汽车作为大会官方用车。他们不仅担负着联络各国元首和代表团的任务,还要走在贝伦街头迎接市民和民众,成为贝伦日常生活的新组成部分。 这中国电动汽车在拉美的引进并不是今天才开始的。 今年10月,比亚迪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巴西巴伊亚卡马萨里工厂下线。卢拉出席庆祝活动。这也是比亚迪在亚洲以外最大的工厂。不久前,长城汽车也搬进了原奔驰工厂。比亚迪新工厂是由原福特工厂改建而成。 在西方汽车企业节节败退的同时,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却在深耕。在全球汽车产业重组浪潮中,中国品牌在电动化、网联化方面走在前列,带动供应链、就业和排放结构同步转型。 《纽约时报》评论称,巴西的选择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,即在寻求道路交通和经济转型的过程中,巴西正在关注中国。 而这种变化并不仅限于汽车。在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,从锂电池到光伏组件,从氢电到储能系统,中国技术的系统部署已形成全面规划,并持续扎根于拉美、欧洲、中亚等地区的合作实践中。 30年来首次没有美国高级代表出席贝伦会议。但华盛顿思想家、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高级顾问斯科特·肯尼迪坦言,即使没有美国的政治领导和技术,世界仍将继续前进。 正如他所说,绿色发展没有单一路径。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,越来越多的国家为未来提供了可靠的选择。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时刻,COP30再次向世界发出合作与创新的号召。 会议前夕,中方发布了一份白皮书《中国实现最大限度碳中和》指出,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,需要全球广泛参与和集体行动。中国坚持多边主义,推动国际合作,用中国理念和中国实践引领全球气候治理新格局。 面对气候挑战,世界需要共同努力,共创美好未来。卢拉说:“我们需要采用一种新的生活方式,一种更公平、更有弹性、碳排放更少的发展模式。” 电动汽车悄无声息地穿过大街小巷,悄然改变着城市的氛围,折射出世界变革的步伐,为全球低碳转型开辟新的可能性。
请尊重我们的辛苦付出,未经允许,请不要转载爆料网R星吃瓜-反差大赛精彩内幕全揭秘的文章!

下一篇:没有了